杨生贵——试论张仲景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

时间:2022-07-05 22:03:54编辑:大国中医网浏览:162 收到的花:23送花

试论张仲景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

杨生贵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81010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立了辨证论治法则,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一些肤浅看法。

1阐述温病主证及病因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在《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等篇启发下,素问提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明确指出了温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口渴、不恶寒。与发热、恶寒、体痛之伤寒证迥然有别,从而为辨别伤寒还是温病,提供了重要依据,故后世温病学家多将口渴、发热作为温病各阶段定型的主要标志之一。如邪在卫分者寒轻热重,口微渴;气分者壮热恶热,渴欲冷饮;营分者身热夜甚,口干而不甚渴饮;血分者身热躁扰,口燥咽干但不欲饮。

《伤寒论》指出:“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湿也”,“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等,详细论述了温病病因,故清·王孟英据此编为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仲景湿病篇及仲景疫病篇等,使后学者溯本求源,有矩可循。

2开创温病纲领的先河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的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经络气化为基础,以八纲卫气营血三焦为主导,揭示了外感热性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说明了疾病的表里轻重深浅,从而确定了治疗标准,给后世温病引用卫气营血和三焦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开辟了先河。故叶天士说:“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反映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外感热性病的辨证纲领。但六经辨证是基础,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其发展。所谓基础,是指仲景用卫气营血和三焦学说,概述了人体生理、病机、病位及治疗等,为温病辨证奠定了基础。如《伤寒论》第97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用“营弱卫强”阐明了太阳中风证之病机,从而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说:“《伤寒论》中,分营分卫,言阴言阳,以外感初起,必由卫而营,由阳而阴。足太阳如人家大门,由外以统内,主营卫阴阳;手太阴为基础,三才之天,由上以统下,亦由外以包内。亦主营卫阴阳,故大略相同也。”并将桂枝汤作为开首第一方以治温病初起恶风寒者。故清·叶天士在仲景学术思想影响下,在《外感温热论》中提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血”。同时,仲景用三焦学说来划分病情深浅及传变规律在《伤寒论》中已有明示。如第128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用三焦来划分蓄血部位,启发了《温病条辨》将犀角地黄汤、抵当汤、桃仁承气汤等证列入下焦篇:第233条:“阳明病,胸胁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澉然汗出而解”。为温病三焦论治揭开了序幕。

3奠定了方药施治准则

《伤寒论》第6条曾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纵;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告诫温病治法与伤寒截然不同,若误用辛温发汗或火攻之法,必变证丛生,坏病乃成。并为吴鞠通创辛凉之剂银翘散、桑菊饮提供了线索。

《伤寒论》中设立许多具有养阴作用的方剂,如芍药甘草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清热祛邪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茵陈蒿汤、白头翁汤等,均被直接移入《温病条辨》中,同时吴鞠通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许多名方,如白虎汤发展为化斑汤;承气汤发展为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等。由此可见,具有代表性治温之方,皆从《伤寒论》中发展而来,后经明清温病学家充实阐扬,日臻完备,自成体系。

总之,张仲景对温病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均为温病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故学习与运用温病学,应溯本求源,细研《伤寒杂病论》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裨益的。


转发二维码到微信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