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洲——颊针疗法大三焦理论简述

时间:2022-07-13 16:37:27编辑:大国中医网浏览:151 收到的花:63送花

法国国际颊针学院  王永洲

中医学的三焦无论是有形无形,功能大小,病机范围,还是诊断的涵括性,概念的多层歧义性,明显与中医学其他脏腑有所不同,它既是最能够突出中医整体思维的概念,又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概念,历代争议纷纷,定义至今仍未统一。笔者近二十几年来在研究颊针中反复思考三焦的问题,通过理论文献和临床实证两条途径,把我勾勒的大三焦逻辑和结构呈现出来,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一、三焦概念之分歧

    三焦在《内经》中已经埋下分歧的伏笔,分为两类:第一是指“十二官之一”的三焦,《素问·灵兰秘典论》将其定义为: “三焦者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三焦功能正常,则水道通畅,决渎有度,津液运行,浊液外泄,这是对六腑和十二官之一的三焦概念的共识。第二是指由上焦、中焦、下焦共同组合的三焦,典型描述源于《灵枢·营卫生会篇》: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视三焦为整体,将其一分为三,合三为一,总名之为三焦。这个意义上的三焦一直在历代不断被阐发,《难经》就开始做了功能的扩大补充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六十六难) 《难经》又说:“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一难)可以看出三焦在《难经》里表达的功能已不限于《内经》的“水道”,还包括水谷之道和元气之道,特别是作用于五脏六腑,已经远远高于六腑之一的三焦,可以说第二类三焦被赋予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单个脏腑的范围。《中藏经》对三焦的整体功能作了《内经》《难经》之后最为全面概括和总结:“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三焦乃是元气、津液、水谷的共同通道,其功能可以统领五脏六腑之气化、主导经络营卫的内通外联,完成出入升降、吐故纳新的生命代谢功能,非大不足以论三焦,我们将第二类称为大三焦,下文内容皆将围绕大三焦进行展开。

二、大三焦的功能

《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行人之元气,布散全身,为生命之源,它既是气道、也是水道、谷道。李梴《医学入门·脏腑》对三焦的评价可谓画龙点睛:“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约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焦者,元也,一元之气而已矣。”简而言之,大三焦通过完成对人体的二次整合,把人体全部空间和构成看作一个超大脏腑,命名为三焦,确定了人类生命以整体形式出现的庞大格局,将升降出入气化作为生命主轴,一气周流,无器不有,突出生命的本质就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调一焦可调其所分属的脏或腑,纠正个别脏腑之偏差;通调三焦就是整调一体,调节全身脏腑,牵动四肢百骸,一气周流,无处不达。

三焦概念更像是一个中医的哲学逻辑工具,反映出脏腑的整体功能不是各个脏腑功能简单叠加,两个脏腑以上的“集合行为”会引发出单个脏腑不具备的全新功能, 产生从量到质的变化,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过两次整合而统一了生命,首次是通过上焦、中焦、下焦重新配置了五脏六腑,上焦统心肺,中焦统脾胃,下焦统肝肾。第二次是把分属于上、中、下焦的脏腑组织合三焦为一焦,让其通行周身元气,气化五脏六腑,沟通四肢百骸,调节七情五志,通过大三焦的概念统合实现了生命的一体化,大三焦理论最能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可以看作是对藏象理论及气血津液理论的互补和完善,使人体在结构上更加趋向整体性,功能上进一步实现了整合。

三、三的结构

的结构一直以来是中医学一个千年未解之谜,自《难经》提出“有名无形”说以来,争执不绝于耳。对三焦无形论持否定者历代都不乏其人,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很特殊的概念性大腑,三焦惟大,囊括全身,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张景岳《类经·脏象类》对其进行了概括:“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理解三焦结构已经不可以与一般脏腑形态的概念相提并论。《医经原旨》中说的尤为透彻:“三焦者曰中渎之府,是孤之府,分明确有一腑,盖即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故有中渎、是孤之名,而亦有大腑之形。《难经》谓其有名无形,诚一失也。是盖譬之探囊以计物,而忘其囊之为物耳,遂致后世纷纷无所凭据”。

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三焦者,包络府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犹如醍醐灌顶,启迷开智,该文献将三焦定义为包络府,包与络这两个词对三焦结构的概括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的,同时代的东汉刘熙在《释名》中指出:“脉,幕也,幕络一体也。脉即是幕,幕通膜,即膜原、膏膜、肓膜、膏肓之原。”膜络一体,意味着络脉与包膜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结构,络脉的分布必须依托于膜系支撑,且脉本身也是膜的组成部分。包者,胞也,以五脏包膜为主体,六腑内外皆为膜系,络者经络也,今虽已独成体系,但三焦的包络一体,更赋予其深意,对当代的经络研究的困境能够有所帮助。

另外,《白虎通义》的“包络”之意与《黄帝内经太素》的“五脏皆有膜原”,意相一致,都指五脏六腑之包膜及伴行经脉,而非狭指心之包络。我们从功能上来讲,代心受邪的心包,根本无法与一身之孤府大三焦的功能范围相匹配。再者,《白虎通义》中的另外五藏,为某某府,五脏每一个都有详细说明,唯包络未加以说明,直接用“包络府”定义三焦,这一点在逻辑上完全符合三焦为孤府的特征。毕竟五脏六腑是借用“天六地五十一常数”创建的理论体系,十二经络的心包经只能看作是一个特例,它是由十一脉演化而来。

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医学发明》对三焦也持相同观点:“三焦,相火及包络之脉,人之元气也,周身何处无之,是名相火用事,主持阴阳之气,神明之府也。”三焦功能上主一身之相火元气,结构为包络,遍布全身。《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也将三焦与包络相提并论:“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注:“至于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包系膜原腠理,络为血脉经络,包络一体,构成三焦结构之核心。

小结

三焦是中国传统文化象思维体系派生的重要中医命题,也是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中被许多著名医家逐渐丰富完善的概念,功能与结构也不断演化发展、日趋成熟,它是唯一没有与西医解剖学相互对译的藏府。大三焦把人体全部空间看作一个超大脏腑,以气化为主轴,贯穿新陈代谢活动的始终,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统合五脏六腑,抓住了生命的本质,是中医学对生命整合的一个成功典范。《白虎通义》称“三焦者,包络府也”,简明扼要的将三焦主体结构定义为包膜与经络的伴行体。包络联系全身脏腑、五官九窍、皮肉筋脉、四肢百骸,包络一体,遂成大三焦之形,如此才能与《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的庞大功能相匹配,让千古之迷尘埃落定。三焦理论所表达的系统思想则完全是根据人体生命的特点为中医学量身定做的,从哲学回归到了医学,它是对藏象理论的补充和发挥,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学术地位和价值需要今后更多的提升及发掘研究。


转发二维码到微信好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