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勇 关宏杰 宣泽涛 ——论胸疼与冠心病

时间:2022-08-10 10:42:57编辑:大国中医网浏览:190 收到的花:60送花

   论胸疼与冠心病

           

  文啟勇   关宏杰  宣泽涛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文啟勇中医诊所   (112700)

                 

关键词 :胸痛,冠心病/祛寒,益气,活血

   概述:胸痛是膈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胸为阳位,心肺所居,其发病多因胸阳不振,寒邪所袭,或痰饮壅塞,心包络脉瘀阻,以致气机痹阻而发痞结疼痛。它包括古时医籍的:胸痹,心痹,真心痛。而现代医学则包括: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二、三尖瓣狭窄或返流,房、室早搏,心肌桥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中医古籍最早记载胸痛一症是《素问·脉解篇》“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一故胸痛少气也”。《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侧腋下痛”。对卒然胸中剧烈持久疼痛,如绞如刺,伴有冷汗烦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古称“真心痛”,现代医学称“冠心病,心绞痛,严重者为心梗”。又如《灵枢·厥病篇》记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至东汉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专篇论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细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从此给后学者指明了治疗胸痛辩证用药的方向,此三方:一是治疗胸阳不振,初受外寒而胸痛之方,二是治疗久伏痰饮,外受寒邪之方,三是治疗胸中久郁寒邪,心包脉壅塞之方。当然,今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人也不注重养身,或是盛夏饮凉,或是冷热交食,肥甘油腻,炮爁炙煿而形成病因病机相对复杂,但辩症得当,也显其效。

1 胸痛病因辩证:气滞,瘀血 ,痰饮,寒郁,(痨瘵胸痛此篇不论)

1.1气滞:胸痛走窜或攻刺作痛,气短,每因情绪变化而增减,舌暗淡脉弦。

1.2瘀血:气滞经久不愈或伤损,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尤甚,入夜加重,舌紫暗或瘀斑。

                                                                                                                                           1.3 痰饮:胸中板闷而痛,痞塞不舒,咳漱痰多或胸中沥沥有声,气短而伴喘,坐位稍舒,平卧加重,舌淡苔厚腻或舌本水津包裹,脉沉滑。

1.4寒郁:胸痛常为突发,症状严重,胸痛彻背,遇寒痛甚,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气微脉细如蟹戏水。

2  胸痛治疗

2.1  气滞血瘀型

症状:患者心悸,心跳,气短,全身乏力,胸部走窜痛疼,疼痛随情绪变化而减轻加重,舌淡边尖有瘀斑,右脉平滑,左脉弦短而稍涩。

处方:升陷汤合定心汤加当归  丹参  香附  郁金  薤白  瓜蒌  血压低者加桂枝,血压高者加木香,罗布麻等

2.2  气虚痰饮型

症状:患者心悸,气短而咳喘,全身乏力,面浮肿如满月,或四肢浮肿,昼夜不能平卧,平卧则气短加重,随呼吸胸中沥沥有声,夜尿频但量少,舌胖淡苔白厚腻或水津包裹,脉紧滑。

处方:升陷定心鹿附汤加苏子  白芥子  葶苈子  当归  丹参  益智仁  桑螵蛸等

2.3   寒痰瘀血型(弥漫性冠状动脉硬化型)

症状:患者气短严重,心悸心跳,不能活动,稍动则气短欲绝,昼夜不能安卧,常以坐恣抱枕而眠,面唇色紫,舌质紫暗苔灰白,舌下静脉紊乱扩张,脉沉细短而涩,一般血压升高。

处方:升陷定心汤合乌头赤石脂丸加水蛭  香附  郁金  天竺黄  生山楂  石菖蒲  血压高者加降压类药。

2.4  瘀血热痰型(房.室性早搏)

症状:患者气短,心跳,心悸动频发,心悸时全身乏力严重,加重时心颤,压差增大,舌红少苔或苔黄无津,舌下密布鲜红色出血斑点,脉洪大而数结(新病)

陈旧型患者脉乍数乍缓时一结,个别患者因服各种西药而寒化血压降低,脉沉缓无力时一结。

处方:升陷定心汤加当归  丹参  香附  郁金  薤白  苦参  焦三仙

 3  结语:本诊所近十年辩证治疗各种胸痛近1000例,有效率百分九十五以上,治愈率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不但能治病,也可治大病,使患者免受支架,搭桥等手术之苦,也大量的节省了医疗支出。

4  胸痛病的预防

    (1)注意自我保护,生活起居有节,避免过度疲劳。

    (2)饮食有节,少吃煎炸食物,肥甘厚味,地摊食品,夏季尽量少饮凉饮。

    (3)烟酒适量,少饮浓茶咖啡,低劣商品饮料。

    (4)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尽量不用五香粉,十三香等辛香调料。

5  参考古今医籍

    (1)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2)仲景全书:金匮要略

    (3)医学衷中参西录

    (4)温病条辨

    (5)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